“机器人注浆、机器人浸釉、机器人贴花……现在的日用陶瓷,从最初的滚压成型,到后期的浸釉和贴花,实现了全流程数字化生产。”近日,在河北唐山机器人体验展示中心,斯罗米克智能机器(唐山)有限公司总经理吕庆杰告诉科技日报记者,在如今的日用陶瓷生产流程中,机器人应用场景不断增多。
记者日前走进河北鹰眼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的应用装备制造基地,但见工人正在为石油钻杆上下料机器人设备安装视觉识别系统。“这就是为工业机器人安装上了‘眼睛’。”该公司总经理杨国彬介绍,通过视觉系统和人工智能技术,就像是给它装上了“大脑”,赋予了“识别”和“感知”两项关键本领。
步入唐山百川城市轨道交通智慧运维装备制造基地,一台研发不久的国内首台车顶无人化检修机器人正在模拟轨道列车顶部检修场景。只见机器人通过精准找点,自动更换部件,细致擦拭清洗,不一会儿,车顶的检修全部完成。
在唐山,记者所及之处仅是机器人应用场景的一个缩影。“我们梳理出钢铁冶炼、石油化工、轨道交通等83个机器人应用场景。”唐山市高新区发改局工信处处长李福宁介绍,随着机器人产业的快速发展,不少创新场景在唐山涌现。
为更好地分享机器人场景体验,促进该产业发展提速、提质和提效,唐山建设了机器人体验展示中心。“目前有50余家机器人及相关企业入驻。”李福宁表示,这让工业机器人、特种机器人及核心零部件实现了一站式展示、体验和购销。
在以钢铁、煤炭为主导产业的老工业城市唐山,如何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只有让分工深化的产业发展走向相互融合,才能催生新的产业和业态。”唐山市高新区党工委副书记高丽敏介绍,为此,她们发挥创新资源聚集优势,全力打造机器人产业创新高地。
“我们今年先后组建了机器人产业研究院、机器人产业创新中心和产业发展联盟,在省内率先构筑了‘研发+孵化+产业化’的机器人产业发展生态圈。”唐山市高新区科技局局长齐庆峰介绍,目前他们已与河北工业大学合作开发出智能焊接机器人等多项新产品。
谈及机器人孵化基地,齐庆峰说:“我们为入驻孵化中心的机器人中小企业提供共享实验设备、共享物料集采等系列服务,并为其搭建合作平台,共享互助‘工业合作化’模式,推动更多企业走上‘微成长、小升高、高壮大’的发展轨道。”
产业的兴起与发展离不开科技创新的支撑,更离不开产业政策“有形之手”的助推。“我们今年先后印发了《唐山高新区关于支持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等多项实施方案。”高丽敏表示,她们每年将推出不低于30个“智改数转”典型应用场景。
不仅如此,2022年以来,唐山市机器人企业享受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金额3.3亿元,企业所得税减免8250万元。
厚植创新土壤,做长特色产业链条。“我们形成了集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于一体的机器人产业链条。”高丽敏笑言道,今年新增机器人企业36家,累计超过百余家,实现营收50余亿元。
集聚创新资源,赋能产业未来。“下一步,我们将加强与京津院校、科研机构的战略合作与技术对接,开放引进京津前沿技术、机器人上下游企业、投资机构等生态资源,加快构建‘北京研发、唐山高新区转化’的协同创新体系。”唐山市高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董学忠说。